為什麼一定要做韓式隆鼻?
「醫師,我一定要做韓式隆鼻嗎?」 當病人在門診經過評估、諮詢之後,常常會加上這麼一句問號。
隆鼻一向是國人最常做的鼻整形手術,而手術所用的材質,最常見的當屬L”型矽膠人工鼻骨;而近年來也有一些使用卡麥拉複合式人工鼻骨。“L”型鼻模一體成形,還有各種不同的規格,不僅可以墊高鼻樑,甚至可以支撐鼻柱及撐起鼻尖;加上手術簡單、恢復快速,只要原來的鼻型及比例還可以,單單放個“L”型鼻模,就可以很簡單地看到鼻子變高、變挺了,因此長久以來一直廣受醫師及愛美者們的歡迎。
但做過隆鼻手術的愛美者可能會有一些疑問,諸如:「為什麼鼻尖皮膚會越來越薄?將來會不會穿破出來?」、「為什麼我的鼻樑部份會越束越緊,鼻模的形狀越來越明顯?」、「為什麼鼻頭會越來越往上翹,越來越朝天?」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個人條件、鼻模材質與手術方法的選擇。
而有些人的鼻子原來就太短或鼻尖皮膚較薄,此種情形如果以矽膠鼻模隆鼻,又希望把鼻子撐長一點;雖然固態矽膠對於人體而言一直是個穩定的植入物,然而矽膠鼻模會受到重力往下掉,而相反的,鼻頭皮膚卻會持續往上回推,往往在一段時間之後,會因重力及組織移行的關係,導致鼻尖或鼻根處皮膚長期受壓迫而變薄,矽膠鼻模終究有可能會穿破鼻尖皮膚而跑出來。
為了減少鼻模穿出的可能性,也因此衍生出一種改良式的作法:拿耳朵軟骨墊在鼻頭,希望可以些許延長鼻頭,同時軟骨與皮膚結合後也可以保護鼻頭皮膚不至於被鼻模穿破。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為了拉長鼻尖或墊高鼻頭而放置過多的軟骨,但一來受到皮膚本身彈性的限制,再加上矽膠鼻模可能的莢膜攣縮,最終還是會將軟骨與鼻模往上回推,不僅無法有效的達到延伸鼻頭的目的,還有可能導致鼻模由鼻內黏膜穿出。
矽膠鼻模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置放於皮下,一來容易晃動,二來會產生莢膜攣縮導致鼻樑越束越緊,人工鼻骨之形狀日益明顯,一看就知道鼻子是假的;在一些曾經感染或經過多次重覆手術的案例,嚴重的疤痕攣縮甚至會導致鼻樑變短且把整個鼻尖往上拉,鼻孔也就越來越朝天。
那要如何改善這些隆鼻後的問題呢?可以從兩方面來著手,主要是手術思維與方式的改變,另外則是植入物材質的選擇;我們先來看看以往隆鼻手術是怎麼做的。
傳統隆鼻手術的思維
東方人鼻子一般而言發育較差,鼻樑低、鼻根短、鼻頭較塌、較圓;而傳統隆鼻手術的中心思維就是在鼻子內放入植入物,來達到墊高鼻樑的目的。在這樣的思維架構下,手術切口可以是從鼻內或是整個掀開鼻頭的開放式切口;放置植入物的空間可以是皮下或骨膜下;而墊高鼻樑的植入物可以是矽膠、Goretex、卡麥拉等人工鼻骨(形狀則可能是I型或L型),也可以是自體的組織 (包括耳朵軟骨、肋軟骨或其他的軟組織如筋膜、脂肪等等)。
或許有些手術還會有一點改變,例如為了延長鼻頭或預防鼻模穿出而在鼻頭加墊軟骨、為了改善皮膚太薄而加墊筋膜、或為了預防人工鼻骨的下滑移位所做的鼻模固定等等;凡此種種的改善措施雖然可以減少傳統隆鼻手術可能的併發症,但,基本上它還是以植入物墊高為中心思維的改良式傳統隆鼻手術。
只要是在鼻子裡面剝離一個空間,將植入物置入以達墊高的目的,這些都還只能算是傳統的隆鼻手術。
然而光是把鼻樑墊高就夠了嗎?鼻頭墊個軟骨就可以拉長鼻頭改善朝天鼻嗎?以人工鼻骨墊高鼻樑,再合併自體軟骨移植墊在鼻尖處來撐高及拉長鼻頭,雖然可以減少鼻模穿出的風險;但若希望這樣就可以拉長鼻頭,卻往往會得到失望的結果。要知道鼻子的軟組織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鼻頭墊了很多軟骨,但之後疤痕收縮的結果卻是會將鼻模和軟骨往回推,結果反而有可能造成鼻模的移位,增加了變形或穿出的風險。
傳統隆鼻手術對於鼻子的改變是屬於外加的,並沒有從根本結構上去做改變。所以如果仰起頭由下往上看鼻子,你會發現鼻孔的高度其實不會有改變,只是鼻頭加高了;由下往上看時,鼻孔的高度應佔整個鼻尖高度的2/3,如果鼻尖墊了過多的軟骨,雖然感覺鼻尖是墊高了,但鼻孔的高度並沒有跟著延長,導致鼻頭會變得頭重腳輕,失去原來應有的比例。
由於韓國的鼻整形手術發展較早也較普遍,再加上近來的哈韓風及為了與傳統隆鼻手術做出區隔,於是韓式隆鼻的大名在台灣就不脛而走;但在媒體、網路上不斷的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像2段式/3段式、3D/4D,也都標榜韓式隆鼻,卻也容易讓民眾看得一知半解。
那什麼是韓式隆鼻呢?
其實所謂的韓式隆鼻並不是韓國人發明的!韓式隆鼻的本質就是結構式鼻整形(Structure Rhinoplasty),其精髓就在於從鼻子的基本結構上去做整體的考量及改變,以同時達到外觀和功能上的改善。
結構式隆鼻屬於量身打造的鼻整形手術,以每個人鼻子的黃金比例為基準,鼻子的基本結構為根據,包括鼻樑(鼻骨及上鼻軟骨)及下鼻翼軟骨支架的重建、鼻尖角度的調整、皮膚和軟組織的放鬆及調整,甚至呼吸氣道的暢通等等,都必須一併考量;對於鼻子的改變是屬於由內而外、整體性的。結構式鼻整形適用於各種的鼻整形,包括從西方人的鷹勾鼻到東方人的朝天鼻等不同的極端;韓式隆鼻只是結構式鼻整形在東方人特有鼻型的應用。
韓式隆鼻可以做哪些改變?
按照鼻子的基本結構來討論,結構式鼻整形可以做到以下的改變:
- 最重要的是鼻中膈支架的重建
※以東方人的鼻形來說,往往最缺的就是鼻中膈的支撐,呈現出來的就是塌鼻子或是朝天鼻。因此手術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建立完整且穩定的鼻子骨架支撐。
※鼻中膈的延伸需要有強韌而足夠的軟骨來做支撐,首選當然是鼻中膈軟骨,若不足則可以肋軟骨來取代。
- 下鼻翼軟骨和鼻尖角度的調整及鼻尖塑形
※ 鼻翼軟骨和鼻黏膜軟組織的放鬆也很重要,尤其在朝天鼻及二次手術的疤痕組織更要完全的放鬆,這樣下鼻翼軟骨才能跟得下來。
※再將下鼻側軟骨固定在延長支撐的軟骨上面,使鼻孔比例得以適當延長;也可以因此改善原本外露的鼻孔。
※在鼻子穩定的地基上,再藉由自體軟骨移植或鼻翼軟骨的縫合調整來拉長鼻頭並藉以突顯鼻尖表現點,達到鼻尖的塑型。
- 皮膚和軟組織的放鬆
※皮膚和軟組織的放鬆也很重要,尤其在朝天鼻及二次手術的疤痕組織更要完全的放鬆,骨架延長了,外面的皮膚和軟組織也要跟著延伸,這樣傷口才能順利縫合,也才有辦法對抗長期疤痕攣縮所帶來的變化
- 鼻樑 (包括鼻骨及上鼻側軟骨) 的墊高及調整
※ 經延長及墊高後,鼻尖的高度先確定了,再來才能決定鼻樑要墊多高多長,目標就是要符合整體的黃金比例。
※太寬的鼻骨可以經由敲骨手術來縮窄;如果有鼻樑駝峰也可以同時處理。
- 功能上還可以重建或改善呼吸氣道的暢通
※包括鼻中膈彎曲或下鼻甲肥厚的處理
※ 鼻子外閥或內閥塌陷引起的鼻塞,也可以利用軟骨移植改善支撐來同時解決。
植入物材質有哪些選擇?
鼻子的上2/3屬於固定的部位,鼻樑的墊高可以有幾種選擇,傳統矽膠人工鼻骨固然方便,但除了受重力的影響會往下移位、穿出之外,時間久了也可能會有鈣化、莢膜攣縮等問題。
Gore-Tex是另一種可以與人體相容的材質,一般是用在人工血管或心臟心室壁缺損修補等;由於本身屬於多孔性材質,組織的嵌入可以減少移位及莢膜攣縮等問題,且置於骨膜下的Gore-Tex觸感會較矽膠貼近自然鼻骨,也不會鈣化;以前Gore-Tex是經雕刻再一片片疊起,雖手術困難度較高,在厚度及長度的選擇上卻也較有彈性。現在也有一體成型的Gore-Tex,使用上更方便,就是價格上會比較貴一點。
肋軟骨也是墊高鼻樑的選項之一,但除了傷口疼痛的問題之外,將來彎曲變形的可能性還是要列入考慮。
鼻子的下1/3屬於可動的部位,如果用人工的材料,將來發生移位穿出的機會相對增高,最好採用自體組織;而最好的材料就是自體軟骨,包括鼻中膈、耳軟骨及肋軟骨。
→ 耳軟骨較軟,做為鼻基底部的支撐性不足,多用於鼻頭的墊高及塑形。
→鼻中膈軟骨又直又薄卻韌性十足,是鼻頭的延伸及鼻尖支撐的最佳選擇。但往往最需要軟骨支撐的個案(如朝天鼻),其鼻中膈卻都發育不良,能摘取的量有限,不夠作為鼻樑的延長加高,這時就會考慮取肋軟骨。
→肋軟骨可以提供足夠的軟骨,缺點則為多了一處傷口、術後疼痛及手術的困難度大為提高,但對於經歷多次手術、其他軟骨量不足的案例,肋軟骨還是最好的選擇。
傳統手術和韓式隆鼻如何選擇?
以往都是會看個人條件而定,不一定每個病人來都是大刀闊斧地進行;但這幾年來隨著韓式隆鼻越做越多,再回頭看傳統隆鼻手術的結果和可能遇到的問題,越覺得韓式隆鼻才是最理想的隆鼻手術方式。除非只是鼻樑低、鼻尖很OK,只要做鼻樑、山根的加強即可。至於傳統L型矽膠鼻模隆鼻手術或所謂改良式傳統隆鼻手術在鼻頭加墊軟骨,基本上無法解決鼻頭的問題,且將來出問題的機率還是比較高。
結構式鼻整形和傳統隆鼻手術的最大差別就在於量身打造的精神,不再只是把鼻子墊高而已,而是從根本的結構上去做改變。除了整體性的考量可以同時解決各種問題之外,由於有穩固的地基支撐,再加上適當的軟組織的放鬆,更能對抗長期疤痕攣縮所帶來的變化(包括變形、鼻模移位、穿出等)。
總而言之,L型矽膠隆鼻唯一的優點就是簡單方便而已,如果個人組織條件許可,還不至於有太大的問題。然而,L型矽膠隆鼻能做到的,結構式隆鼻都可以做得到;而L型矽膠隆鼻做不到的,結構式隆鼻從鼻子根本的結構上去做改變,幾乎可以解決各種問題。因此,”為什麼一定要做韓式隆鼻?” 答案就很明顯了。